首页 | 学院介绍 | 教学工作 | 师资队伍 | 学科科研 | 党建工作 | 学团工作 | 创新实践中心 | 校友风采 | 下载中心 
站内搜索:
 
  学科科研
 学科简介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导师 
 科研成果 
 
  学科简介  

本学科跟踪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历经建设形成了机械零件传动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研究、机电液控制技术研究、机械数字化设计和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研究等多个具有较强特色和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是吉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013年7月机械工程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机械工程学科有学科梯队成员3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84.5%;梯队成员中博士19人,硕士9人,博士硕士占教师比例87.5%。其中,吉林省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本学科跟踪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历经建设形成了机械零件传动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研究、精密加工与控制技术研究、永磁机械设计与应用及智能磨削测控技术研究、机电液一体化应用技术、机械数字化设计技术5个具有较强特色和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在带传动技术、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自由曲面研抛加工技术、磨削砂轮状态监测技术、起重永磁技术、机电液控制技术、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可控柔性多机器人研抛控制理论研究”项目,建立了基于多机器人技术的可控柔性多机器人协调研抛加工系统;实现了多机器人协调研抛模具自由曲面的最优加工参数配置及路径规划;建立了机器人恒力研抛的力/轨迹控制模型,实现了轨迹仿形性和压力可控性的柔性研抛加工系统,加工效率提高20%。

研究的“精密磨削砂轮磨损状态智能监测技术”项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砂轮磨损状态识别模型;以砂轮磨损状态、砂轮线速度、磨削力等参数作为输入,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磨削表面粗糙度在线检测模型。砂轮磨损状态识别正确率和磨削表面粗糙度在线检测准确度均可达到90%。

研究的“稀土起重永磁吊的技术转移示范”项目,完善了稀土起重永磁吊的自动吸卸原理,对稀土起重永磁吊的自动吸卸机构及整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测试表明在同样吸卸状况下,本项目与现有电磁吊相比节能达到了100%。

完成校企合作 “电液伺服四缸双向精密试验机系统”项目,采用位置定心控制环和四缸精密同步协调控制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使试验机在最高工作频率小于20Hz时,四缸同步协调定心精度小0.02mm,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各项异性材料试机,满足了各项异性材料试验的要求,填补了国内对各项异性材料试验研究的空白。

研究的“汽车发动机用同步带多轮传动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项目,针对我国轿车和轻型货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用同步带多轮传动长期依赖国外厂商的局面,运用多柔性体动力学,建立同步带的刚柔耦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汽车同步带多轮传动数字化设计方法,解决同步带齿形优化技术问题,减少啮合干涉,达到稳定、精确传动,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家带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带标准中。

开发研制的“新捷达轿车闭锁器在线检测台”和研究的“轿车门窗玻璃电动升降器性能检测关键技术”项目,解决了力反馈机电伺服负载模拟和在线动、静态等多参量的自动检测关键技术,检测效率提高50%,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春盈佳科技有限公司。

“十二五”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81项,其中,国家、省级项目6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1项,科研经费611.2万元;获得国家教育成果奖1项,省教育成果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建有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获得省级奖项共1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309篇,其中EI、ISTP检索171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

长春大学 | 中国教育科研网 | 网址之家

Copyright ©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